架“有形之桥和无形之桥”,开学第一课茅玉麟讲父亲茅以升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4-10-05 15:18
来源类型:中关村在线 | 作者:泷口顺平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4新澳门正牌资料大全】 |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 【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 【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 【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 【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 【二四六天天彩资料大全凤凰】 【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 【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 【2024香港历史开奖记录 号码】 【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这是我国著名桥梁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科协第一、二届主席茅以升晚年时常对女儿茅玉麟说的话。9月2日上午,在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茅玉麟给同学们讲述了“我的父亲茅以升”这位一生怀揣科学报国梦想的科学家,如何架起一座座有形之桥和无形之桥。
茅玉麟是“科学家精神北京宣讲团”的成员之一。当天,在北京市科协联合新京报举行的“2024科学家精神领航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中,茅玉麟和众多宣讲团成员一起走进北京中小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以妙趣横生的科学故事、科普知识、科研经历等,向孩子们传递科学家精神,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茅玉麟现场以《我的父亲茅以升》为题进行分享。学校供图
“造永远不会倒塌的桥”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出生于江苏镇江一个“寒士”之家,他的父亲见他生下来后手心通红,便给他取名 “以升”,寓意“国家升平” ;取字“唐臣”,寓意“中国的子民”……茅玉麟从父亲茅以升的名和字说起,分“少年立志、青年成才”“桥梁专家、造桥报国”“科技交流、科普宣传”“坚持信仰、达成心愿”四个部分讲述了茅以升如何实现“造永远不会倒塌的桥”的梦想。
茅玉麟从年少时的茅以升讲起,分享他如何立下造桥的志向。学校供图
年少时,茅以升因听到文德桥的倒塌、有同学因此而丧失性命十分难过,他在事故现场感慨万千:“桥能让千万人过河,当然是好事,但是倘若桥造得不好,引起灾难,那么有桥反而不如无桥了!将来我如造桥,一定要造永远不会倒塌的桥!”自此,茅以升从爱好文学转向造桥专业。
15岁的茅以升考取了当时国内著名的工科学校——唐山路矿学堂(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学),选择了桥梁专业。此后,又于1916年考取了清华学堂留美官费研究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桥梁专业,并用不到一年时间取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此后,茅以升继续半工半读,利用两年的时间获得了博士学位。
“学习成绩真好。”在很多人看来学习上颇有天分的茅以升其实是个十分下苦功的人。茅玉麟表示,父亲茅以升在17岁时,读到一篇介绍圆周率的文章,感到非常有趣,想到如果把圆周率背下来,一定能锻炼记忆力,于是他决定把π小数点后面100位背出来。经过一段时间不断重复背诵,终于把100位数字背得滚瓜烂熟,达到了提高记忆力的目的。直到90岁那年,茅以升还能把圆周率小数点后的100位数准确无误地背诵出来。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茅玉麟表示,茅以升在1933年终于等到了实现自己中国桥梁梦的机会,但在钱塘江造桥并非易事,这里大潮汹涌,江面宽达3公里;泥沙莫测,江底堆积着40多米高的泥沙。民间甚至有“钱塘江造桥”的谚语,形容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
茅以升带领工程师和工友们成功创造了“射水法”“沉箱法”“浮运法”等建桥新工法,最终历时两年半,让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辛苦建成的桥梁中途曾因抗战需要炸掉了,1953年9月才全面修复。
此后,茅以升还受命担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修建解决了14项工程技术难题的武汉长江大桥;1958年担任筹建阶段、总建筑面积为17万多平方米的人民大会堂结构组组长……茅以升在中国桥梁史上与一座座大桥有了关联。
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的学生们认真听讲。学校供图
学生点赞茅以升为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同时,茅以升也是我国最早从事科普事业的科学家之一,他曾说,“在急流险滩上架起一座科普之桥,也可以更好地沟通专业科学技术队伍与群众的联系,使一批热爱科学的人,从不甚发达的北岸到达四个现代化的彼岸。”
茅玉麟介绍,茅以升曾写过大量科学性强、文字生动的科普文章,如《桥话》《中国石拱桥》等。晚年时,茅以升对青少年科普事业情有独钟。他曾说,“爱孩子就是爱祖国的明天!在科学普及的大桥上,让孩子先通过。”
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茅玉麟对科普工作同样付出了诸多努力。从2019年至今,茅玉麟以“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的身份参与过多次进校园活动,与大中小学生面对面,分享父亲茅以升的故事。每一次讲述,茅玉麟都十分动情。
在茅玉麟看来,父亲茅以升是科学家,但离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父亲虽然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他的精神就在身边。”父亲曾经工作的相关单位于1991年联合发起成立了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以传承茅以升先生“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崇高精神为宗旨,开展了科技奖励、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普教育、公益小桥等活动。作为茅以升的女儿和基金会的理事长,茅玉麟表示自己有义务有责任跟孩子们讲述茅以升的故事,“他小时候也会在学习上遇到各种困难,或者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遇到一些诱惑,那他是如何处理的?这种处理方式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这种精神也要传承给现在的孩子们。”
今年已经75岁的茅玉麟表示,把科学家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项工作十分有意义,“我热爱这项工作,也一直在坚守,只要我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听完茅玉麟的讲述,六年级学生鲍禹默对茅以升从小立志“造永远不会倒塌的桥”印象深刻,“他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在努力学习,考试成绩也很好,被国内、国外的大学都认可。他还去工地上实习,没日没夜地学习。我觉得这种执着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高三年级学生梁宇航则对茅以升身处的环境十分感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发展得还没有那么好,茅以升爷爷这些科学家都在努力奋斗,为国家建设桥梁,促进国家的发展。现在我们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好了很多,我们更要继承茅爷爷他们的精神,不怕困难,在学习、生活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奋斗,也要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副校长冯梦表示,学校一向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景山学校远洋分校通过贯通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冯梦以生命科学学科为例说到,学校整体设置了十二年级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在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中表现比较优秀的同学,我们会帮助他去相关的科研院所,参与生命科学前沿课题,也会成立科技赛事指导小组,指导学生去冲击各项赛事。”除开学第一课外,学校还在暑假期间组织高中部学生参与了中国农业大学的高校科学营,“九月下旬,我们也会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来学校,为学生们普及生命科学方面的科学知识。”
“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联合各高校科协、16区科协共同实施。其中,“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通过宣讲伟大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传承和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引导青少年努力学习、勇攀高峰,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推动公众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意识。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
周云鹏:
5秒前:”“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联合各高校科协、16区科协共同实施。
周励淇:
2秒前:学校供图年少时,茅以升因听到文德桥的倒塌、有同学因此而丧失性命十分难过,他在事故现场感慨万千:“桥能让千万人过河,当然是好事,但是倘若桥造得不好,引起灾难,那么有桥反而不如无桥了!
安原义人:
3秒前:其中,“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通过宣讲伟大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传承和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引导青少年努力学习、勇攀高峰,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推动公众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意识。
史蒂文·席格:
8秒前:”冯梦以生命科学学科为例说到,学校整体设置了十二年级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在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中表现比较优秀的同学,我们会帮助他去相关的科研院所,参与生命科学前沿课题,也会成立科技赛事指导小组,指导学生去冲击各项赛事。